优秀植物作文4篇
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,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,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,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、自己能明白的语言,向开展的、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、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。如何写一篇有思想、有文采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植物作文4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我有一位朋友,它是绿色的,它有好多个小脸蛋都是粉红的,它不会动。你想知道它是谁吗?那就看吧。
我的朋友叫长寿花,我很喜欢它。它摸起来哪里都很光滑,叶子有一阵清香,花朵有一种像草莓甜甜的味道。长寿花喜欢晒太阳,还喜欢喝雨水。它和我家的多肉、绿萝都不一样,因为长寿花会开花。长寿花的叶是碧绿的,到了春天是绿色,到了冬天是深绿色的。像一个个小盘子。中央的叶子是青色的,好看极了!
长寿花的花朵有大有小,大的像手指,小的想笔尖。花瓣是粉色的,有的是深粉。花朵从叶子之间冒出来,就像是一个个小脸蛋向着我笑。
想要养好它,必须每天给它晒太阳,我喜欢长寿花。我都说了这么多了,你喜欢长寿花吗?
我四岁时,从亲戚家带回来一个仙人球。
那是个深绿色的小球球,开始只有小苹果一般大,身上长满了细小的刺儿,像一根根银针,所以尽管看上去非常可爱,但我只敢远观,不敢碰它一下,生怕一不小心被它刺伤。于是,带回来的第二天,我强烈要求妈妈带我去花店为它选个好看的花盆,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栽到花盆里,放在奶奶家照顾。
春天,仙人球在奶奶的细心照顾下长大了一些,大的像一小桶方便面,非常可爱,但并不怎么引人注意。
夏天,仙人球长的更大了,像个哈密瓜一样大。有一天,奶奶说告诉我个惊喜,我好奇地问奶奶是啥惊喜,奶奶说:“你的仙人球开花了!”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楼上,想立马看到仙人球开了什么样子的花儿。当我看到它时,兴奋地跳了起来,它的花像个红色的小喇叭,开的那么艳那么大,好像在为我这个小主人歌唱,告诉我,它没有让我失望;告诉我,它很喜欢我为它安置的新家;告诉我,它会一起伴我成长。
秋天,仙人球的花儿已凋谢,可我并不难过,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它,我知道它在努力地积蓄能量,等待来年再绚丽地开放!
冬天,仙人球没了生长的迹象,比起旁边盛开的君子兰,它好像动物进入了冬眠,悄悄地躲在了墙角的一旁。只有它的主人——我,会偶尔观望,因为我一直对它抱着希望,希望它明年吹着喇叭继续开放!
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泗河小学3年级3班 张嘉源
小时候我在电视上看老版的《三国演义》,对一个场景的印象特别深刻。那是官渡之战,袁曹对垒,一个曹军士兵捧着一根玉米在啃,忽然一支长箭射过来,把他射倒在地,一名军官手执大盾扑过去把他拖走。当时我看到这个细节时很感动,觉得编导真是用心,充分体现出曹军缺粮的艰苦卓绝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是一个史实错误。玉米一直要到明代才被引入中国。三国时期的人,不可能吃上这么高级的食物。
金庸《天龙八部》中有一段行文:“自此一路向东,又行了二十余日,段誉听着途人的`口音,渐觉清雅绵软,菜肴中也没了辣椒。”我初读的时候,没觉出有任何不妥。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辣椒是在明朝末年被引入中国,人们真正开始嗜吃辣椒的习俗,是从乾隆年间才开始的。北宋无论什么地方的人,都没机会享用辣椒。
今人描摹古代的文学作品,无论考证得多么仔细,总会不自觉地把当下的种种习俗代入古代情景――尤其是像作物引进史之类的冷门细节,一不留神就会犯错。这些小错误其实无关宏旨,但细细追究起来,却也别有一番趣味。除了玉米和辣椒以外,苹果、蚕豆是在元朝末年才被引入中国,马铃薯、南瓜、花生也是明清之交才初次出现,至于草莓,都快到民国了才被引入中国。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水果佳肴,搁到古代,怕是有一半人都认不出来。
和y哲郎在他的人类学著作《风土》中认为,一种文明的性格,是人类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及民族精神的烙印,这种自然环境包括气候、地理、水文、植被与农作物等因素。我开始浮想联翩,如果那些作物和水果更早地被引入中国,会对中华文化的形成起到怎样的作用?
如果蚕豆在宋代时就出现了,苏轼会如何津津乐道喝一口酒、吃一粒蚕豆的悠闲?如果草莓在唐代时就有,杨贵妃在荔枝和草莓之间该如何抉择?冯延巳若见过苹果,“惆怅墙东,一树樱桃带雨红”会不会变成“惆怅墙东,一树苹果带雨红”?
如果辣椒在三国时期的四川就开始流行,籍贯在山东却在湖北长大的诸葛亮,会不会因为吃不惯辣食而毅然决定北伐?马铃薯这么高产的作物如果出现在汉代,卫青和霍去病大概会把匈奴打得更远一些吧?如果南瓜自古就产生于中国,《诗经》中的那句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”会不会变成“投我以南瓜,报之以琼琚”?
再想象得宏大一点,比如咖啡。咖啡豆原产于东非,很早以前就开始在中东地区流行了。如果它很早就被西域商人带入中原,并在交趾、交州等地尝试种植,咖啡会不会和茶一样,也成为中国人的传统饮品?要知道,喝咖啡可以提神,苏秦就不用锥刺股了,祖逖也不必闻鸡起舞了,喝一杯咖啡就都解决了。诸葛亮日夜操劳,食少事烦,全靠狂饮咖啡吊命;李靖带着三千骑兵奔袭突厥汗帐,人手一袋咖啡提神。于是咖啡在中华文化中,逐渐演变成了“勤奋”“勤政”的代名词。儒家说咖啡好,提神醒脑,勤学必备;佛家说咖啡好,苦集灭道,感悟人生;道家说咖啡好,黑色的咖啡,白色的牛乳,正合阴阳调和之道。三教合一,都视咖啡为修行的一部分。说不定还会有闲人写出一本《咖啡经》,专门研究哪里的水最适合冲泡咖啡,哪里的糖最适合用作添加云云,并衍生出一整套烦琐复杂的“咖啡道”,甚至还会分成放糖和不放糖两大流派,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……至于咖啡在古代的名字,肯定也不会叫咖啡,可以叫作“苦沸”。“苦”者,言其味;“沸”者,言其泡法,可谓音意俱佳。
这么想象下去,简直没完没了。你说这些事情要是真发生了,该多么有趣啊!
植物有很多种,有小巧的,有庞大的,有细长的,有宽粗的,有稀有的,有常见的,有古老的,有现代的。但无论什么植物,都有自己巧妙的生存方法。今天,就让我们走进神秘莫测的植物世界吧!
这不,刚进门,就看到一株植物。仔细看,这株树木没什么稀奇的,就是常见的木本植物。别着急,顺着梯子往上爬,就能看到“主角”了。爬到半路,一个红色的东西映入眼帘。它就是今天的“主角”。一般植物吸取水珠是用根部,可它不一样。它不生长在土壤或水里,它生长在树上。那它用什么来获取水分呢?大家看它的内部,外表像个水池,里面的水可以供自己生长。当然它现在当起了“房东”,不少人在它的“水池”里安了家。如毒性极强的箭毒蛙,它虽然只有拇指那么大,但它毒得能毒死好几个人,而且皮肤就有毒。可是它整天在“房东”身上蹦蹦跳跳的,“房东”却安然无恙。
还有一种兰花。蝴蝶在它身上下卵,变成毛毛虫以后就大吃特吃它的叶子。一只毛毛虫每天能吃五片叶子,一个星期下来,一个种族都要被它们吃光了。于是,它想出了一个办法,让叶子充满毒素。可毛毛虫不仅不怕毒素,还把毒素转到了自己的体内来预防天敌。于是,兰花开出了第二道防线,把自己的叶子变成蝴蝶形状,让那些蝴蝶误认为是自己的同伴,不在那产卵,这还不够,它还让自己的叶子上变出黄点,让雌蛾以为上面已经有人产过卵了,所以飞走了。
呀,植物世界真奇妙。我爱植物!
文档为doc格式